在上几篇文章中,我们将 HAL 库移植给了 Air32,但是我们的开发环境还是使用的 Keil,这样就会导致一些问题,比如 Keil 的代码提示不够友好,而且 Keil 的代码补全也不够完善,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更好的开发环境,比如 Clion。
在 上篇文章 中,我们把 HAL 库移植给了 Air32,那现在让我们尝试添加一些 HAL 库特有的功能吧,比如这篇文章中描述的MCO
。
最近打算把 Air32 也吃上 Arduino,发挥全部性能,就不用像是 Air001 那样束手束脚了,但是问题是 Arduino 的库是基于 HAL 的,那要用上 Arduino 就必定得先适配 HAL 库,那我们就来先尝试在 HAL 下让 Air32 跑到最高主频吧。
今日,在千呼万唤中,Arm 的 MDK6 桌面端终于出来了,本想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开发者,但是当时 Air32 和 Air001 的烧录均有问题,最后在 Arm 官方的支持下,终于可以正常使用了,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尝试一下。
在日常的开发中,我们免不了使用各种各样的日志打印方式,使用调试器固然好用,但是无法直接打印局部变量以及会打断整个运行状态。并且对于众多Arduino
的用户来说,直接打印日志显然是更直观的做法。但是直接使用串口打印的话需要一定的资源,并且速度会稍慢,并且可能会占用一个串口,对于资源就不多的MCU,我们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呢?
最近维护的Air001准备上线了,为了衬托出其强大的性价比,因此我想来做点缺德的事,让我们来和同样以高打性价比的STC系列单片机来对比下CoreMark的跑分吧,本文将会详细介绍移植过程以及跑分结果。测试的MCU为降龙棍 STC32G12K128
与打狗棒 STC8H8K64U
。
众所周知,在c++20以上的标准已经支持了std::format
进行格式化输出,不过显而易见,嵌入式领域想要得到支持显然遥遥无期。但是我们已经厌倦了使用sprintf等方式来格式化字符串,c++的流特性又显得不够优雅,怎么才能用上类似于Python中format这样的方式来格式化并输出想要的字符串呢。
最近大家应该都玩过novelAI了,出来的图片质量都非常棒,但是b站大佬给的配置只是打包了的bat文件,但是这显然不符合我们的折腾精神,于是我们来尝试使用conda来进行纯手工配置。
前言
之前在我群里的同学应该都还记得,之前有朋友送给半糖两块7.5寸的墨水屏,其中一块是黑白双色的,标签型号是DEPG0750RWU790F30,驱动芯片则是UC8179。这块屏确实蛮好的,有着高达800*480的分辨率,并且因为是7.5寸所以可视面积非常大,但是在调试的过程中半糖发现了一个问题:这个屏幕的刷新过程中怎么会出现白色条纹,并且刷完的颜色非常怪?
其中上面一张图为我自己做的波形,第二张为使用的OTP波形,但是无一例外,都出现了刷新的问题。抱着也许是驱动板出问题了的想法,我重新lay了一次板子,焊接好之后发现问题确实有所改善,但是并不佳。后续在更换过程中发现采用cd32封装的68uH的电感刷新效果会更好一些,但是依旧存在刷新问题,特别是在UI中有竖着的线条的时候,特别影响观感。
今天搭建好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博客站,希望今后能保持记录的习惯,写下自己遇到的坑以及收获。这是博客的一个启程,也是自己的一个新起点。
Hello, HalfSweet!